无线接入方式的比较分析

时间:2023-11-16 19:19:04 来源:网络 浏览:91次

无线接入有蜂窝移动电话系统、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以及点到多点微波系统等多种技术体制可供选择。那么,为了实施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艰巨任务,运营商选择那种技术体制为宜呢?要想合理高效地建设无线接入网,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技术体制适用的运行环境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。

一般而言,任何无线电系统都可用于无线接入,但是其适用性是若干因素的函数。蜂窝宏区移动系统(如SCDMA400、CDMA450、GSM900)适用于乡村郊区、高车速和中业务量密度;蜂窝微区移动系统(如SCDMA1900、GSM1800)适用于市区、慢车速和高业务量密度;无绳微微区移动系统(如PHS)适用于市区室内、低速和高业务量密度。评定最为适用系统的准则一般取决于下列因素:

用户要求:要考虑业务类型和业务量密度,还要考虑其性能价格比对多数用户能否承受。

频谱效率:要分析不同空中接口技术体制的特性,非凡是其频谱效率能否支持用户不断增长的要求。

电波覆盖:要确定对该系统恰当的无线电频谱的可用性,以及覆盖地区实际蜂房大小能否满足用户分布。

建网成本:要分析比较网络基础设施的费用、用户设备的费用、运营的费用和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设备价格的速度,初期建网投资要小并能够分阶段投入。

现有网络:怎样达到新建无线接入系统与运营商现有网络特点相融合,以充分利用运营者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号码资源。

几种无线接入方式对农村通信适用性的比较

按上述分析准则,对农村通信几种无线接入方式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如下:

模拟无线接入:模拟无线接入在农村普遍服务中起到了一定作用,但技术落后、频谱利用率低、网络容量有限、网络成本和终端价格高昂,建设成本达每线3000多元。在系统容量方面,假设一个本地网的面积是10000平方公里,已用于村村通工程的FDMA制式的450MHz模拟无线接入系统最多只能承载1.5万用户,继续发展模拟系统已经不可能。

PHS和DECT:PHS技术即“小灵通”,其知识产权把握在日本公司手中;DECT为欧洲的无绳电话制式。它们的基站覆盖半径小,仅为几十到几百米,在地广人稀的农村漫山遍野架设基站显然不现实,所以PHS和DECT不适合作为解决农村通信的接入手段。

卫星通信:早期建立的VSAT系统是省内通信网,端站设在没有通电话的县和乡一级,由于每一个端站须投资好几万美元,平均每户造价高达7000元-10000元,在农村普遍接入中不能大量采用。

GSM:GSM900和GSM1800系统为城市密集人口的移动通信设计,由于频率高,绕射能力弱,覆盖面积小,因此在农村建网基站相对较多,投资也较大,用户数少的条件下造价高、终端设备较贵;采用TDMA技术频谱利用率低,而GSM为欧洲通信标准,知识产权由欧洲的公司控制,假如改频还须研究开发。

CDMA:作为码分多址的接入系统,CDMA相对于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的接入系统有频谱利用率高的特性。CDMA800和CDMA1900系统是按2.5G移动通信的需求设计的,在农村建网同样由于频率高而使得系统的建设造价高、终端昂贵。在我国农村人口普遍收入很低的现实情况下,难以被农村用户接受。至于CDMA450,其频段虽适宜农村通信,但由于是美国通信标准,知识产权由高通公司控制,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的成本仍较高,为我国政府所限制。

SCDMA:SCDMA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同步码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,是信息产业部在村村通工程中推广的技术手段。在农村进行无线覆盖时,其组网一般均为大区制,且覆盖半径一般考虑在20km以上。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从城乡普遍服务出发,以宏蜂窝网络结构为基础,采用先进的智能天线和同步码分多址以及时分双工工作方式,提供了覆盖区域大、每线造价成本低、终端形式多样、数据带宽足以胜任大多数宽带应用需求的无线接入系统。
评论
评论
发 布